账号:
密码:
PO文学 > 穿越重生 >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> 第1137节
  她幽黑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盯着江德深,神态温婉而坚定。
  江德深沉默了,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。
  如同江氏了解他,他对江氏这个女儿也有几分了解,知道想要撬开她的嘴,自己必须拿出诚意来。
  静了片刻后,江德深终于开口了:“五娘,坐下说话吧。”
  江氏心里暗暗地松了口气,知道这事成了,表面不动声色地往前走去,在棋盘的另一边坐下了。
  西斜的阳光洒在黑白棋子上,反射出刺眼的光芒。
  窗外一丛丛怒放的玉簪花在阳光的抚触下显得明丽动人,风一吹,洁白如玉的玉簪花微微摇曳着,散发出馥郁的芬芳……
  夕阳在西边的天空一点点地落了下去,又是一天结束了。
  随着三皇子被流放,正如最初岑隐所预料的,京中各府以及朝堂文武百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慕炎一人的身上。
  有人斥慕炎这摄政王毫无担当,说出京就出京,置朝廷政务于不顾;也有人嘲讽慕炎故意选这个时机出京,等到三皇子的事尘埃落定后才回京,是为了避开这件事,让岑隐担着恶名。
  这番说辞多少自是带着挑拨的意味,却是没掀起什么风浪,传到过慕炎的耳中,也就是一笑了之而已。
  紧接着,便又有一件事令得满朝哗然。
  慕炎在回京后的次日,就下令加快审理原南怀的征北大元帅历熙宁。
  这一道令一下,李御史立刻就提出了质疑,既然南怀已经归顺大盛,大盛就该有泱泱大国的风度,免了历熙宁之罪,显我大盛以德化人、以理服人的风范。
  李御史还引经据典地引用了孟子的话,说什么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”,劝诫慕炎要以“德”、以“理”治理怀州,不能让怀州民心不稳,引得怀州动荡,反而毁了根基云云。
  长长的一道折子写的是洋洋洒洒,有理有据。
  不少朝臣都心有同感,觉得李御史这道折子说得有理,纷纷上折要求慕炎能接纳降将,各抒己见。
  “历熙宁固然有错,可两国开战各为其主,其情可悯。”
  “下官附议。”
  “不错,历熙宁征战沙场几十年,颇有将才,孔明尚且有七擒七纵之举,被传为美谈,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时,不如给其机会戴罪立功。”
  一时间,殿内一片此起彼伏的附和声,人心所向。
  武英殿内,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热闹,坐在前方的慕炎却是一直沉默不语,反而让群臣觉得慕炎是无话可说。
  又是一个老臣站了出来,慷慨激昂地说道:
  “有道是,得民心者得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。自古以来,闭目塞听、一意孤行者难以得民心,重则动摇江山……”
  “历熙宁在怀州民间甚有威望,若是将其斩杀,恐怕令怀州百姓寒心,怀州迟早会再乱。”
  他这番话说得就有些重了,等于是在暗示慕炎若不纳谏,那就是暴君了。
  在场的大臣们神色微妙,三三两两地交换着眼神,却是无人反驳。
  说到底,这些大臣其实都带着几分试探的意思,想看看慕炎会如何处理这件事。
  大部分的目光都在明里暗里地瞅着慕炎,殿内静了下来。
  寂静无声的殿内,能听到远处单调的蝉鸣声,气氛压抑至极。
  慕炎随手把手里的茶盅放在一边,那不算响亮的“咯噔”声在此刻寂静的殿内分外清晰。
  慕炎漫不经心地看着前方几步外的那老臣,问道:“唐大人,怀州是谁打下来的?”
  “……”唐大人双目微张,一时哑然。
  众所周知,是慕炎带兵打下了南怀,将怀州纳入大盛的版图。
  慕炎也根本不指望唐大人回答,目光缓缓地扫视在场众人,笑吟吟地说道:“既然我能打下一次怀州,就能有第二次,第三次……怀州若是不听话,就打到它听话!”
  他们不是说杀了历熙宁,怀州迟早会乱吗?
  这就是自己的答复!
  慕炎的声音不轻不重,甚至是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轻狂与随意,可是这话由他说来,却是掷地有声,任谁也不敢说他这是狂言妄语。
  毕竟就是慕炎拿下了南怀,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,也唯有他有底气说这样的话。
  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沉寂。
  不仅是唐大人,其他大臣也完全反驳不了慕炎的话,可是心里却是憋着一口气。
  慕炎可不在乎这些人怎么想,懒洋洋地挥了挥手,“要是没别的事,就散了吧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哑口无语的群臣只得都乖乖告退。
  从武英殿出来时,憋了好久的大臣们再也憋不住了,一个中年大臣对着身旁的同僚愤然道:“莽夫,真是一介莽夫!”
  “不错。”同僚不满地一甩袖,回头朝武英殿方向望了一眼,“一介莽夫,何以治国!”
  “不行,我要立刻去写道折子!”
  这些大臣们当着慕炎的面说不上话,可回去后,一个个都不消停,一道道折子持续不断地送了上去,堆满了案头。
  对于这些情况,慕炎也是早有预料,君弱臣强,君强臣弱,君臣之间便是一场又一场的博弈,现在就是他与他们在彼此一步步的试探过程。
  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。
  慕炎把这些折子都看了,心知有些人是真的觉得自己如此不对,有的人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,也有的人是在结党罢了……
  这一回,慕炎也没有如从前一味蛮横地驳了,干脆摆事实说话,例举了这些年来南境的战事中,历熙宁率南怀大军杀了多少大盛百姓,又有多少大盛将士战死。
  不仅如此,慕炎还以两年前的咸奉城举例,彼时历熙宁下令屠城三日,咸奉城十五万百姓死无葬身之地,鸡犬不留。
  之后,光是焚烧尸体产生的烟雾就在咸奉城的上空笼罩了三日三晚。
  难道大盛百姓的性命还比不上区区一个历熙宁?!
  也就是这些文臣对于如何处置历熙宁一直在叽叽歪歪,争执不休,那些武将们早就耐不住了,一个个都觉得慕炎果然是行伍出身的,行事够爽快。
  以命换命,就该如此。
  在下一次朝会中,忠勇大将军当众上折,义正言辞地痛斥了一番历熙宁的罪状,并表达了对其的深恶痛绝。
  最后,他提出:“摄政王,若是有人觉得我大盛要表现大国风度的话,南境是来不及了,但还有北境,不如去向北燕表示何为‘以理服人、以德化人’!”
  要是谁觉得历熙宁这样杀孽深重的人都不能处死,那么就让谁去前方和那些将士说吧!
  在场的武将们一个个在心中叫好,频频点头。哼,他们倒要看看到底谁能以德和理让北燕人退兵。
  慕炎觉得此话甚得他心,他们大盛的武将还是有几分血性的。
  慕炎环视众人,不疾不徐地把那些上折为历熙宁请命的名字一个个地报了出来:
  “李御史,唐大人,王大人,程大人,徐侍郎……”
  他每报一个名字,就有一个人僵直地钉在原地,额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沁出一层薄汗,谁也不敢直视慕炎的眼睛。
  慕炎很好说话地询问在场众臣道:“你们谁谁愿意去北境?”他一副有商有量的样子。
  然而,谁敢回答,谁又敢答应!
  此前又不是没有文臣去过北境战场,两个尚书就是把命丢在了北境,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在这个时候去北境,那不是自寻死路吗?!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殿内鸦雀无声。
  那些方才被慕炎报到名字的大臣都是冷汗涔涔,心都提了起来,生怕慕炎干脆不管不顾地直接点名“送”他们往北境。
  武将们见这些叽歪的文臣终于消停了,心里更痛快了。
  第772章 死了
  “没人愿意吗?”慕炎笑眯眯地再问道。
  得到的又是沉默,依旧无人敢应声。
  慕炎唇角一勾,眉宇间露出如刀锋般的凌厉,声音渐冷,又道:“历熙宁的手上既然沾着数十万大盛无辜百姓的血,那就该死!”
  他这句话不是询问,而是宣布。
  众臣还是默然。
  慕炎“啪”地打开了手里的折扇,又一次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。
  慕炎气定神闲地摇着折扇,又道:“说起来,原南怀之前还特意派人来了大盛,想要劫走历熙宁……”
  什么?!
  众臣一听,皆是一惊。
  他们也都想到了不久前曾在京畿大肆搜捕南怀余孽的事。
  聪明人已经听出了慕炎的言下之意,也就是他在质疑,反对杀历熙宁的人是不是收了那些南怀余孽的好处呢!
  这句话可就诛心了!
  众臣皆是心惊肉跳,尤其是方才被慕炎报到名字的文臣,差点没撞柱以自证清白。
  好几人都暗暗地交换着眼神,有人后怕,有人忐忑,也有人心里恨恨,谁说慕炎是莽夫了,这说起话来,玩弄起权术来,简直一套一套的,真是头小狐狸!
  无论心里再不服气,这些文臣也不敢再反对慕炎治罪历熙宁。
  自古文臣最爱惜羽毛,谁不想成为名垂青史的能臣干吏,这要是和南怀余孽扯上关系,那可就如同染了墨的白纸般,再也洗不清了!
  一个中年文臣在万众瞩目中站了出来,垂首道:“摄政王说得是!”
  于是,这件事一锤定音。
  到了八月初九,历熙宁经三司会审,正式定了罪,次日于午门行斩刑。
  这个宣判当天便传遍了整个京城,百姓们无一不拍手叫好。
  lt;/divgt;
  lt;/divgt;